交易原型:每个人都该吃自己抓的海龟-苍鲸创行为什么每个人应该吃自己抓来的海龟:不确定性中的平等

古训有言:抓到海龟的人,最好自己吃掉。关于这句话的起源,说明如下。据说有一群渔夫抓到许多海龟。煮熟之后一起吃,却发现这些海中生物远比他们想像的难吃:愿意吃的人不多。墨丘利(Mercury)碰巧路过—墨丘利是身兼最多职,有点像是什么事都干的神。祂是主管商务、丰饶、信差、黑道之主,也是小偷、盗贼,以及不叫人意外的运气等的守护神。渔夫邀他来吃东西,并给了海龟。等到他发现他们请他共食,只是要摆脱不想吃的食物,于是强迫他们所有的人都吃海龟,因此建立起一条原则,也就是你给别人吃什么,自己也要吃什么。

每天有一位顾客诞生

我曾从自己的天真经验,学到一个教训:
对于那些提出建议,告诉你说,采取某种行动「对你有好处」的人,务必提高警觉。虽然这对他也有好处,可是对你的伤害,不会直接影响他。
当然,这样的建议通常不请而来。别人所提的建议,是用在你身上,不是用在他身上,就有不对称存在—他可能想卖你某样东西,或者希望你娶他女儿,或者雇用他的女婿。几年前,我收到一位演说代理人的信。他在信中写得很清楚,提到十个问题,像是「你是不是有时间回覆请求?」「你能安排旅程吗?」总而言之,要点在于有了演说代理人,我的日子会好过些,有时间去追求知识和想做的其他任何事情(例如更深入了解园艺、集邮、研究地中海遗传学,或者墨鱼食谱),至于处理繁杂琐事的重担,则丢到另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不是任何演说代理人都行:只有他能做所有这些事情;他看书,能够深入知识分子的内心(那时候,我不觉得被称为知识分子是受到侮辱的事)。和不请自来、主动提供建议的人一样,我感觉不妙了:在讨论的过程中,他没有一刻不让我知道这「对我有好处」。
身为冤大头,虽然我没买他的帐,最后还是和他有了生意上的往来,让他处理他所在国外的一本书。情况一直不错,直到六年前,我收到那个国家税务主管机关的来信。我马上联络他,想知道雇用他的类似美国公民是否发生这种税务冲突,或者他是否听过类似的状况。他的回答立即且不客气:「我不是你的税务律师。」不主动提供雇用他的其他美国顾客是否有类似问题的资讯,因为遭遇这种问题「对他们有好处」。
事实上,就我记忆所及,能够想到的十几个案例中,起初说是对你有好处,最后总是对你不见得真的有好处,但肯定对另一方有好处。身为交易员,你学会识人和与正直的人来往。那些人会告诉你,他们有某种东西要卖,并且解释那笔交易对他们本身的好处,问「你有没有斧头?」之类的问题(意思是探询你是否有若干兴趣)。记得尽你所能,避开打电话给你,吹捧伪装成建议的某种产品。事实上,海龟的故事是历史上凡人之间的交易原型。
我曾经在一家美国投资银行服务。这是颇负盛名的那一种,称作「白鞋子」(white shoe),因为合伙人是很难加入的一流贵族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打球时都穿白鞋。和所有的这种公司一样,它需要努力塑造、强调和保护伦理与专业的形象。但是销售人员(事实上是业务员)白天穿黑鞋的工作,是把存货「脱手」(unload),「抛售」(stuffing)给交易人,也就是他们需要摆脱帐簿上过多的证券,以降低承担的风险。卖给其他的自营商是不可能的,因为专业交易员(一般来说,不打高尔夫)会嗅出存货过多的味道,并且导致价格下跌。所以他们需要卖给所谓「买方」的若干客户。有些交易员支付业务员(百分率)「点数」。这个变动的酬劳,会随着我们有多急迫想要摆脱手上的证券而升高。业务员会请客户吃晚餐,点昂贵的酒(通常是菜单上价格最高的),而且因为把不想要的东西倒给他们,几千美元的餐厅帐单开销,会得到巨大的报酬。有位业务员高手坦白跟我说:「如果我埋单找到客户,市政府财务部门的某个人会在新泽西州某家百货公司买西装送他,还有一瓶二千美元的红酒。接下来几个月,这个人是我的。我可以从他身上赚到至少十万美元的利润。市场不会给你这种报酬。」
业务员会鼓动如簧之舌,说那种证券收进客户的投资组合里如何完美、他们如何肯定价格一定上涨,以及客户如果错过「这种机会」,将如何懊悔不已—之类的高论。业务员擅长于心理操纵的艺术,往往做成违背客户本身利益的交易,客户还为此感到高兴,喜欢上他们和他们的公司。那家公司一位顶尖的业务员,深具个人魅力,请司机开劳斯莱斯送他上班。他曾经被问到,当顾客吃亏,难道不生气吗?他答道:「甩掉他们,别和他们瞎耗。记住,每天都有一位新顾客诞生。」
对此,罗马人清楚得很,晓得如果一个人眉开眼笑叫卖某样商品,一定是急着想要脱手。



交易原型:每个人都该吃自己抓的海龟-苍鲸创行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来源网络,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著名,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著名,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苍鲸创行”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青创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