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自媒体一如既往的赚钱吗?-苍鲸创行

2018年过得太快了,进度条只剩下4分之1。2018年变化真大,金融作家吴小博说在最近的一次公众讲话到说道,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40年。
对数以百万计的自我媒体人士来说,生活不再是前两年的黄金日子。两个冷流正在悄然蔓延,一个是社会经济环境,另一个是平台和产业的瓶颈。
随着2009年8月底微博的发布成为自媒体的起点,当微博行业发展到第十个年头时,它已经足够满足数百万普通民众的需求,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随着技术和平台创新的演进,随着人们对内容消费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于智能终端,随着广告营销社会化和数字化的深入,该行业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
但是,正如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曲折。“因为媒体在这个冬天还是迎来了一些挫折。没有人能延缓冬天的到来或提前结束。我们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是充分利用未来。

最近,在一个行业会议上,“扯氮集”“扯氮集”魏武挥放了一张互联网巨头们历年广告营收变化的曲线图:

2018年的自媒体一如既往的赚钱吗?-苍鲸创行

从2008年到2009年,主要门户网站广告收入增长曲线出现了明显的低谷。但百度的广告收入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两种广告模式背后的原因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为了展示广告,即追求曝光;后者是广告的效果,也就是用结果说话。
十年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海啸中,广告商把钱花在了寒冬时代上。当经济不景气时,公司削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的公关和品牌广告预算,而这些预算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增加的资金更有可能直接投入到起作用的地方。由于短时间内,人类将趋向近视,更愿意选择一马上又效果的广告。
对于习惯使用公关和品牌广告预算的自我媒体来说,这是今冬最严重的暴风雪。当然,不同音量对媒体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头部大号和垂直领域上影响相对会好点,他们也有更多的让步空间,就算日子不太好,但最终可以顶过去。对中部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看天吃饭。至于尾巴,影响不大,因为这个预算很少在他们身上。
当我们讨论新媒体变现模式的时候,习惯性地把广告放在首位,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变现方式。但是当环境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把鸡蛋放在篮子里。

开源是第一个建议。传统媒体以广告收入为绝对核心,但新媒体并不一定如此。

新媒体意识到有四种模式:广告、电商、知识付费,、版权/ IP。
就广告而言,要想获得更高的预算,一个强大的自我媒体人士仍有从渠道提供商转向整合营销服务提供商的空间,但这无疑也考验了团队的创造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对于普通的自媒体人来说,也有可能尝试一些效果广告来扩大收入来源,比如新的名单,使合作媒体的利润平台要求非常低,大量的广告商需要从媒体上消化。
在电商方面,如果用心去发掘,几乎每一个自媒体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别。当然,自主搭建的平台和供应链是不现实的.尝试一些流行的营销方案,从一个单一的suk做一些爆款营销一箭双雕,不仅创造额外的收入,也加深了对用户和品牌需求的媒体理解。

2018年的自媒体一如既往的赚钱吗?-苍鲸创行
对于媒体在专业素养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做内容付费。在去年的新榜大会上,我们已经提醒你,你可以考虑从2 b的商业模式,即广告,向2C做一些迁移。在这个行业中,单一内容付费收入的几十万案例并不少见.从内容付费到知识服务、咨询培训的转变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至于版权和/或知识产权,只适合少数非常稀缺、高质量的自媒体内容。去掉浮躁之后,这是一个做好作品的好时机。

在开源的同时,另一边也需要节流。降低成本,避免盲目扩张,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一直是企业渡过难关的必要措施。

不久前,在和一位业内大佬吃饭时他提到,他们的办公室在北京已经关闭。我很惊讶,因为他们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有几十个人,而且似乎已经站稳了脚跟。
他和我算了一笔账。在北京随便请个人都要6K到8K,而且还总觉得薪水很低。但他们刚开始开始的三线城市,开一半的薪水可以招募到同一水平而且更加积极热情的员工。更奇怪的是,当时北京办公室的员工产出竟然只有三线城市的一半。里里外外算起来,一线用人成本几乎是三线的四倍。
顶尖人才可能仍然在北上广深居多,但实际上普通人才二三线城市也很多,毕竟多年以来,“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不计其数,他们们接受过良好教育,也经历了一线城市的工作,能够做的大部分工作。如果业务没有很强的地域性或者资源性,那么并非一定要留在北上广。

2018年的自媒体一如既往的赚钱吗?-苍鲸创行
当然,你不必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毕竟,大多数人不会跟随一家公司举家迁移。员工在公司的内部管理,提高效率,是必须的。适者生存和产生危机感也是必要的。容忍平庸的员工对优秀员工是不公平的。
除了人力成本、商业投资预算更重要。随着风扇粘性的降低,随着粉丝粘性降低,投入用户增长的预算回本周期变长,盲目追求粉丝量的做法也到遭到了滑铁卢
因此,想办法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同时探索新的变现通路,或许更加迫切。至于另起炉灶,打造新号,更需要谋定而后动。

当前的自我媒体需要做的是精细化运营,以提高用户的ARUP价值,或挖掘用户的潜在价值。这对于细分垂直自媒体尤为重要。

首先是用户粘性的提升和建立。活动运营、社群运营和个人微信号仍然是三种最可行的措施。活动提供奖励,以增强用户的参与意识和活动。社区和个人的微信号可以沉淀粉丝,提供公共的辅助触点,并提供更多精细化运营和商业机会。
在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下的情况下,加满5000好友的个人微信号,其价值或许要大于10万粉丝。如果是垂直领域,如金融、母婴等,价值就会更高。
第二个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愿意支付更多。以上四种商业模式都是从媒体人的角度出发,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向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并从媒体的日常内容之外提供更多样化的价值。

2018年的自媒体一如既往的赚钱吗?-苍鲸创行

一个好的创业者必须学会度过冬天,就像一个好的投资者必须学会跨越熊市一样。

与制造业微薄的利润率相比,媒体的利润率仍然很高,这意味着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在这两种业务,开源节流,媒体也需要转型升级。
你能在文字之外制作漫画或短片吗?除了做内容,我们还能生产产品、工具和服务吗?一直在线上,能不能尝试往线下延伸?抖音有没有机会?小程序有没有机会?走出舒适区,我们才能找到新的机会。
实际上只有一个核心问题,自媒体人能不能突破“内容——流量——广告”的固有模式,挖掘并满足更深层次的用户需求?
从内容创造者到内容创业家,两者之间隔着黄河大山,迈过去,你会发现更开始的天地等着你去开发。

2018年的自媒体一如既往的赚钱吗?-苍鲸创行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来源网络,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著名,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著名,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苍鲸创行”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青创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