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梯见到马云,你应该说什么?-苍鲸创行 

大Why、小What和一带而过的How──30秒电梯理论

有意识的训练在30秒内清晰准确的讲明白自己的观点,不仅因为对方的时间总是有限,也能测试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
一个业务员去客户公司拜访销售部经理,在电梯里,他碰巧遇到了客户公司的总经理。于是,业务员主动打招呼:「张总好,我是某某公司的小李,又见面了。」
总经理礼貌性的回了一句:「你好,今天你来做什么啊?」该怎么回答?直接说「我来找销售部的王经理」吗?要是这样的话,结果只能是:总经理「哦」了一声,然后双方沉默30秒,等电梯到了,各走各的路。
业务员小李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刚才浪费了这几个月以来最重要的30秒。为什么?因为他接下来要和销售部的王经理沟通两三个小时,然后王经理会再花30秒,向张总汇报。而刚才就有30秒直接向张总汇报的机会,他却把它浪费掉了。
那要怎么做呢?应该充分利用这30秒,有策略的进行沟通,让张总听完后忍不住说:「你刚才说的有点意思,我给你10分钟,来我办公室坐坐。」
这就是麦肯锡著名的「30秒电梯理论」:在乘电梯的30秒内,清晰准确的向对方讲明白自己的观点。
30秒电梯理论,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沟通训练,不仅因为对方的时间有限,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测试: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能想得非常明白,讲得极其清楚?风险投资机构CTR的罗杰.布瓦斯韦特说:「在进行商业汇报时,尤其就我本人而言,如果不能通过电梯测试,就不应与任何人讨论。」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小李也许可以说:「张总,我来向销售部王经理汇报我们的一项研究。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如果按照购买者的7个标签分类来重组销售漏斗,6个月之内,销售业绩最多可以提高50%。我们已经把这些标签更新到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了。我把三个用新系统提升销售转化率的经验整理了一下,来向王经理汇报。 」你猜,小李说完这段话,张总有没有更大的可能性会请他到办公室详细谈谈呢?
有人认为,30秒的时间太短,所谓「30秒电梯理论」,都是客户、投资人等「甲方」强人所难的要求。但其实,30秒一点都不短。一支好的电视广告必须只用15秒,就要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30秒,足够播放两支广告了。
之所以觉得30秒短,是因为没有理解:这30秒到底应该沟通什么。其实就是一个词: Why。一个结构化的沟通,无外乎讲三件事: Why、What和How。专栏写作的秘诀在于努力回答「How」的问题,而30秒电梯理论的秘诀,则在于用30秒努力回答「Why」的问题:给我一个极其充分的理由,让我愿意再多给你10分钟,详细聊聊「What」和「How」。再来看小李的回答:6个月之内销售业绩提高50%,这是一个大大的Why;购买新版的CRM系统,是一个小小的What;三个用新系统提升销售转化率的经验,只是一带而过,但如果你有十分钟,我们可以再聊聊这个How。
再举个例子,投资人常说:「请用一句话,讲清楚你的商业模式。」很多创业者一听到这句话就愤怒了:我没日没夜的干了这么多年,岂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别急,试试打出「Why」这张王牌──「摩根大通每年购买10几万小时的文书律师服务,审核贷款合约。我们的人工智慧律师进化了三年多,拥有和律师一样的判断力,并把10几万小时的审核时间缩短到几秒。如果能推广到全球的银行,将节省不可估量的费用,我们也必将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把10几万小时的文书律师服务时间缩短到几秒,这是一个大大的Why;人工智慧律师,是一个小小的What;进化了三年多,只是一带而过,但如果你有10分钟,我们可以接着聊聊这个How。
怎么练习,才能拥有这种高超的沟通能力呢?其实,网路给了我们一个比乘电梯更好的方法──发微博。普通人的语速大约每分钟160至180个字,主持人大约250至300个字,而一条微博只有140个字,如果读出来,差不多正好30秒。所以,可以经常发微博,用140个字讲清楚大Why、小What和一带而过的How。

【KEYPOINT】30秒电梯理论

30秒电梯理论,就是在乘电梯的30秒内,清晰准确的向对方讲明白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沟通训练,不仅因为对方的时间有限,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测试: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能想得非常明白,讲得极其清楚?用30秒表述观点,可以通过大Why、小What和一带而过的How。



在电梯见到马云,你应该说什么?-苍鲸创行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来源网络,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著名,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著名,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苍鲸创行”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青创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